《自動自發(fā)》第二章“敬業(yè)”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:一位年輕女孩被聘用為老板的助手,老板的一句“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制”,令她深思并有所感悟。從此她每天在工作之余繼續(xù)做一些分外之事,比如認真地替老板回復商務信件,這本是秘書的工作職責,但她也同樣做得很好。有一天,秘書突然離職,老板腦中的第一人選就是她,而她也非常勝任這個比助手更高的崗位。 回想起自己工作中的經(jīng)歷,同樣不乏這樣的事例。十幾年前,我負責招聘工作時,新入職的大學生中,有兩位恰是同班同學,他們被分配在公司不同的單位和部門實習。同學甲性格開朗,待人熱情有禮,工作積極主動、樂于助人,工作之余發(fā)揮自己的文藝特長,積極參加公司工會和團委的各項活動,幾年后就脫穎而出,成為集團部門的副職。同學乙不愿意與人主動溝通,工作只做分內事,不愿意做的分內事也會推諉,組織上推薦他到上級機關鍛煉,他不到一個月就提出要回來,理由很簡單,就是不想在那里干。當然,幾年下來,他仍然是基層單位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。同學甲對我說起他們倆的一次談話,因為是同班同學,所以同學乙曾直接問甲:“我倆是同學,當年在學校都差不多的,為什么現(xiàn)在你當上領導了,我卻沒有,是不是你家里有人???”甲說,“我們同學這么多年,我家什么情況你還不知道?”同學甲對我說起這話,還是一臉無奈和惋惜。 同學乙的問題,我們都知道答案,恐怕只有他自己還沒有弄明白。法國微生物學家、化學家路易斯·巴斯德說過,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。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,付出不夠,回報也必然不夠豐厚,這其實是一個淺顯的道理?!蹲詣幼园l(fā)》一書中有許多這樣的生動案例,如果有人堅持認為這是百年前的人和事,現(xiàn)在社會發(fā)展日新月異,再讀它未必有什么重大意義了,那么也請他或她記住,億萬年來,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,太陽依然是東升西落,水依舊是往低處流。我們要認識并相信經(jīng)過了實踐檢驗的普遍規(guī)律,《自動自發(fā)》里的案例雖已久遠,但它告訴我們的道理依然是正確的,經(jīng)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的。我所親歷的同學甲、乙兩位年輕同事的成長路徑,讓我在讀《自動自發(fā)》時有更深的感觸。 當然,《自動自發(fā)》只是一本書,你不讀它,天也不會塌下來。你若讀它,其中所講述的道理,一定會對你有所觸動,讓你有收獲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